在行业投资增加、企业快速增长的势头下,紧固件产能、产量已经大幅提升,我国已成为紧固件制造大国,紧固件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全行业产量已超过700亿元。
据我国紧固件行业协会估计,目前我国紧固件生产企业约为7000余家,本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00多家,但工业总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多。因此国内紧固件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由于国内紧固件企业整体规模不大,研发能力弱,紧固件产品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而一些高端、技术含量高的紧固件产品则需要大量进口。这就造成市场上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多,而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品则国内供给不足。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2017年我国紧固件出口290.92万吨,出口金额50.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30%;紧固件进口32.27万吨,进口金额31.21亿美元,同比增长6.25%。其中进口产品大多为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品。
虽然我国紧固件行业主要生产一些较为低端的产品,但是国内紧固件企业不断向创新型公司转变,学习国际先进的经验,十年来不断提高紧固件行业的自主研发力度。从我国紧固件相关专利技术的申请情况来看,2017年的申请数量为13000余项,大约是2008年的6.5倍,可见十年间我国紧固件行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使我国紧固件在全球市场立足脚跟。
紧固件作为基础工业零部件,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同时也是下游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揭开了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序幕。各行各业进行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离不开基础零部件性能、质量的提升,同时也预示着高端零部件的潜在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拓宽。从产品层面上看,高强度、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和非标异形件是将来紧固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