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超是指1994年至2003年期间的中国顶级职业足球联赛,直到2015年改称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中华人民共和国足协于1990年成立了第一届全国足球联赛,但这项联赛因各地队伍参赛不积极、质量较低而停办。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足协又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一次新的职业联赛资格试验,每个省级足协均可以派一支球队参加。在这项试验中,中国足球俱乐部(简称CFA)成立,并由当时的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中国足球协会代管。1994年9月21日至10月23日期间,这些队伍进行了一个预赛,最后确定有13支球队可以参加原中超的首届联赛。这13支球队包括天津、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沈阳、长沙、南京、苏州和上海等地各有一支代表队。最初因为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仅有12支队伍参加了首届联赛,而原中超于1994年10月9日至11月2日期间举行了首届联赛。联赛总共进行了两轮,每轮比赛场次每队5场。在首届联赛结束后,由于中国足球协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足协决定将这项顶级联赛更名为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中国足球乙级联赛也更名为中国足球乙级联赛。原中超的前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足协组织的一些预赛,而后者又成为中国足球协会下属的一个顶级职业联赛。
1995年至2013年的19届联赛,均被冠名赞助,以"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名称举行。因此,这些联赛也被称为原中超。在这些联赛期间,各地足协派出的球队参加了多个预赛,但并没有产生新的冠军。在2003年至2015年的12届联赛,以及2015年至2016年的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即第二阶段的原中超),均以"中国足球甲级联赛"这一名称举行。因此,这些联赛也被称为新中超,后者是第二阶段原中超的统称。这些冠名赞助由"万达集团"(2011-2015)和"天然橙"(2006-2011)提供,但在首两届联赛中,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移动网络公司提供的冠名赞助分别被称为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和中国足球乙级联赛。这些冠名赞助也使得后续的联赛更名为天然橙杯和万达杯,在2016年转变为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后者在第二阶段原中超的统称,即"新中超"中的第2阶段。至此,这项顶级联赛名称又改回了原来的冠名赞助,即"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因此,在2016年和2020年两次更名之后,原中超的前身和第二阶段也被称为新中超。
至今为止,原中超一直是中国顶级职业足球联赛,直到2015年改称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中华人民共和国足协于1990年成立了第一届全国足球联赛,但这项联赛因各地队伍参赛不积极、质量较低而停办。在1994年的试验中,有13支球队参加了首届原中超联赛。这13支球队包括天津、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沈阳、长沙、南京、苏州和上海等地各有一支代表队。最初因为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仅有12支队伍参加了首届联赛,而原中超于1994年10月9日至11月2日期间举行了首届联赛。在这项试验中,中国足球俱乐部(简称CFA)成立,并由当时的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中国足球协会代管。最终在2003年的12届原中超联赛后,由于中国足协决定将顶级联赛更名为甲级联赛,各地队伍参加了多个预赛,但并没有产生新的冠军。在2015年至2020年的两届新中超联赛结束后,又改回了原来的冠名赞助,即"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因此,这些联赛被称为新中超是第二阶段的统称。